•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淮滨县 激发内生动力促生脱贫典型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9-12-09 15:11:32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淮滨县通过各种措施,激发了贫困户的脱贫内生动力,提高了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涌现出一大批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光荣脱贫的先进典型。
      “在扶贫路上我坚决不掉队。”近日,该县马集镇鲁圩村因残致贫的赵言红铁定一条心,致力改变贫困现状。
      “没钱、没技术,很长一段时间,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后来,帮扶责任人赵德付来到我家,因地制宜地为我制定了脱贫计划。”赵言红说,“根据自身实际,我决定种植食用菌。2017年,我通过金融扶贫贷款5万元,从亲戚朋友那儿借了两万多元,建了4座食用菌大棚,年收益5万余元。”
      如今,赵言红已顺利脱贫,还申请了6万元产业扶贫奖补资金,继续扩大规模,以实际行动诠释“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人穷志不能穷,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变人生。”家住期思镇曹圩村刘营组的曹立贺,因缺技术致贫,外出打工几年却没赚到钱,贫困现状多年未能改变。
      “多亏县里免费组织的稻虾共养技能培训,通过学习我很快掌握了种养稻虾的技术。2017年底,我流转租赁了25亩土地全部改造成稻虾共养田,第二年便见到成效,稻虾纯收入达5万多元。2018年我就成功实现脱贫,摘掉了穷帽子。”曹立贺激动地说。
      今年57岁的贫困户方桂江,是该县芦集乡许老圩村人,早年在南方打工。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与当地养鹅成功人士结识,看到别人养鹅赚到了钱,他便决定自己也试一试。
      2016年,他回到家乡,开始小规模试养皖西白鹅,当年就获得了不错的收益。2017年,他创办了江海家庭农场,并引进养殖成本更低、收益更好的广东狮头鹅。“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周边乡镇15户贫困户跟着我养殖狮头鹅,现在他们都脱贫了。”早已脱贫的方桂江乐呵呵地说。
      “方老板手把手教俺,统一提供鹅苗、统一疫情预防、统一销售,让俺很快就脱贫了,现在每年仅这一项就能获利两万元以上。”和方桂江同村的贫困户王从刚竖起大拇指说。
      如今,方桂江以致富带头人的身份进了村“两委”,他创办的江海家庭农场养殖的狮头鹅已达两万多只,年纯收入200万元左右,为当地贫困户脱贫增收打开了致富通道。
      其实,赵言红、曹立贺、方桂江仅是淮滨县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过程中涌现出的脱贫致富代表,他们的事迹为该县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已经鼓励了更多当地贫困户通过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走上脱贫致富路!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尹小剑 见习记者 李振阳 通讯员 邱彦文 符浩)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小小多肉绽放“致富花”
    上一篇:新乡县 “套餐式”服务助力“百企帮百村”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