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7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万庄村,高新洋走在麦田中(无人机照片)。
近日,河南省南阳市的小麦陆续开镰收获,高新洋和妻子刁静莹也忙碌起来。高新洋负责调度农机,刁静莹负责收储小麦。二人配合默契,是附近小有名气的“农田伉俪”。
今年50岁的高新洋是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万庄村人。1996年,从事货运的高新洋投身农业。如今,高新洋流转土地1100余亩,成立了家庭农场,由夫妻二人共同打理。此外,高新洋还和他人共同成立了农机合作社,继续扩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范围。
高新洋说,农业越来越有希望,他和妻子会坚定地发展下去。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5月27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万庄村,高新洋指挥作业的农机手。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5月27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万庄村,高新洋在麦田里忙碌。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5月27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万庄村,高新洋和妻子刁静莹在统计仓库中化肥等农资的数量。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5月27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万庄村,刁静莹在登记入库小麦信息。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5月27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万庄村,高新洋和妻子刁静莹在检查仓库中小麦含水率。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这是5月27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万庄村拍摄的高新洋家庭农场的办公室。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5月27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万庄村,高新洋和妻子刁静莹从农机前走过。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