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乐县主导实施的濮阳市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是2014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复的全国两家之一的示范集群,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计划。通过需求侧拉动,开展生物基材料制品应用示范,扶持生产侧供给,解决生物基材料发展的技术瓶颈,降低成本,在解决石油基塑料白色污染问题和农业增值增效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今日起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聚焦濮阳市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段宝生
玉米除了能食用,还能做成衣服、医疗器械、可降解塑料袋等,您相信吗?在南乐县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园里,玉米每天都在上演“变形记”,生物基材料产业链条不断拉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记者看】
南乐县产业集聚区的河南龙都天仁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的原材料车间内,数台机器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生产着颗粒状的聚乳酸材料,车间里弥漫着玉米的香味。从玉米到塑料,这家公司使用聚乳酸材料制作成的塑料制品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地。河南龙都天仁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刘俊峰说:“这是我们出口到荷兰的一个街道垃圾袋,这个袋子做得很薄,但是它的拉力很好,这一个袋子装10公斤也就是20斤的水是没有问题的,它是不会漏的。”
走进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产业园,大大小小的厂房林立,南乐县产业集聚区党工委书记李贵彩介绍说,这里已经入驻了13家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25亿元、实现产值8.3亿元。
一穂穂金黄的玉米,在高科技的魔力下,上演了一出神奇“变形记”:从液态玉米淀粉开始,经过液态L-乳酸、液态丙交酯、液态聚乳酸,直到以纤维、服装、汽车内饰材料、可降解农用薄膜为主的终端产品——一条完整的生物基材料产业链也由此在南乐县基本形成。
【专家说】——中科院广州分院副院长郭俊
今天的南乐县农业基础雄厚,是国内生物基材料产业链比较完善的集群和发展基地,它形成一个两头在外、内外闭路可循环的环保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在国内不多见。我们都在讲这一健康产业,作为生物技术产业我们怎么样去部署,南乐县有想法、有规划、有支撑。可以这样说,在“十三五”期间,这一产业可实现3万亿到3.5万亿的经济量,在经济转型期,南乐生物基材料产业属绿色高端可持续发展且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产业,是有效处理农业、环保、生态问题的可靠途径。总的一句话,南乐县规划的生物基材料产业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
对于下一步南乐县生物基产业技术发展来讲,通过生物发酵产生的特殊产物,经过聚合通过改性后形成的终端产品,必须要符合要求和国家的发展方向。首先,要始终处于本领域创新的前列,由创新奔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只有注重技术,产品才能有竞争力;其次,要想办法和人工智能结合起来,提升竞争力,把转型升级作为转换动力的核心元素;此外,要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在提高科技含量和降低成本上下功夫,走稳生态环保之路,这样才有利于国家解决石油基带来的污染。
【政府推】——南乐县副县长刘玉林
用我们自己的技术来生产自己的产品,一个是解决技术问题,一个是降低成本,有利于推广。现在技术问题解决了,产业链形成了,下一步就是扩大规模、降低成本。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