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周庄人的幸福生活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8-05-30 10:24:56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周庄美景余明波摄
      □商丘观察记者王平刘梦珂本报通讯员余明波
      人间五月万物生。初夏时节,地处睢县西南的周庄村,麦苗如浪,绿荫如海。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产业培优、乡村振兴进程中,睢县城关镇不断激活新亮点,拓展新格局,大手笔构建“忠孝传家·幸福安宁”人文风景线。漫步今日周庄,城乡大地处处显示出生机无限。
      “现在我们村成了旅游景点了,城里的人还有附近村的人经常来我们这看,我们村环境好了,老百姓日子也美了,很幸福。”5月16日,村民周玉仁高兴地告诉记者。
      美丽乡村如诗画
      走进睢县城关镇周庄村,道路笔直整洁,一排排小楼有序的排列开来,每家每户门外都有整齐的篱笆小院。
      不知不觉间天下起了雨,密集的雨滴拍打着村民院子里伸出的石榴树枝,红似火的石榴花开正艳。雨里的周庄,是诗意的周庄。
      顺一条胡同前行,两边墙壁上,是孔老夫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教诲。前行不远,是“百善孝为先”的劝诫。如此种种,遍布街道两旁,穿行小巷如同翻阅书卷,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沿着村里的街道前行,祥和街、幸福街、文明巷、富康路,一道街有一道街的诗情,一条巷有一条巷的画意。行走此间,犹如行走在陶渊明的田园世界。
      说起周庄,不得不说的是该村东西两个大坑。此前,这两个大坑是污水坑,常年污水恶臭,垃圾遍地,行人经过此处都掩鼻疾行。如今,这两个污水坑成了两个小花园,里面栽上蒲草,周围种植花草树木。成了人人流连的好去处。建村室、文化广场、公厕,安装太阳能路灯,实施三清六改、绿化、亮化工程,整修道路,改善村容户貌,切实改善的人居环境,提高了村里人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说起周庄的变化,一些村民打趣道,以前周庄像粪坑,如今的周庄像皇宫。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扮靓了村容村貌,更厚植了道德文化、培育了文明乡风……
      迈开步子奔小康
      周庄村的巨大变化和这里强大的基层党组织——村两委班子密不可分。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方面,村两委立足自身实际,发挥区位优势,充分尊重群众主体意愿,制定覆盖到户的产业发展规划,全面推进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充分利用先进的食用菌种植技术,整合资源大力发展周庄村无公害食用菌特色种植业,手拉手迈步子,建蔬菜大棚42个、食用菌大棚10个。力求实现贫困户蔬菜大棚种植全覆盖,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脱贫,产业扶持到户到人。周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228人,目前已脱贫56户、225人。
      从村里“心连心”超市向东不远处,是扶贫生产车间。车间里,鞋厂的技术人员正在为几位中年妇女授课。村里人以前打工天南地北到处跑,如今打工不出村。
      车间门口,两位耄耋老人说起如今的年景,更是赞不绝口。今年99岁的牛修真老人说:“我也是快100岁的人了,也经历了几朝几代,如今,共产党领导下,咱周庄人的日子简直好到了天。以前想不都敢想周庄能有现在的年景。”旁边77岁的赵玉兰老人接话说:“俺们都承共产党的恩,念共产党的情,要是没有共产党,哪会有今天。”
      环境美了,钱袋鼓了,村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周庄村,打造出具有睢县特色的优美宜居的新周庄。
      城关镇党委副书记王永坤介绍:“周庄只是城关镇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城关镇党委政府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努力建成更多像周庄一样的美丽乡村。"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扶贫路上“拼命三郎”
    上一篇:南阳:金银花扮靓金山银山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