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天气也凉爽起来。8月26日晚上6点,郸城县李楼乡李小楼村的篮球场上,几位年轻人腾挪闪躲,比试球技,随着篮球入筐,围观村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据了解,这几位年轻人都是郸城县力博文体用品公司的员工,下班之后相约打球成为他们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多亏了李书记,帮助我们村修建了篮球场,每天打打球,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村民们口中的李书记是周口师范学院驻该村的第一书记李霄。今年6月份,李霄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利用省派第一书记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个篮球场就是其中的一项。
“村子要发展,基层党组织一定要有战斗力,基层党员干部一定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李霄认为,基层党支部建设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就是一架强劲有力的引擎。如何打造李小楼村党支部的“党建引擎”,李霄和村“两委”干部下足了功夫。“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有公心、实心、真心,肯吃苦,会思考,凡事都要想到群众前面去,想到群众心窝里。”村党支部书记李佰祥曾自嘲为“泥腿子”干部,如今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他和村“两委”干部的“必修课”。
“我的手机上下载了‘学习强国’,里面的内容很丰富,每天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看看视频、读读文章,感觉收获很大。”该村村主任丁朋明说,以前干工作都是“老把式”,工作没少干,群众也不满意。
“李小楼村从加强教育、创新载体、树立形象三个方面,着力打造一支敢于担当的党员先锋队。”李霄告诉记者,李小楼村党支部把讲党课作为“三会一课”重要抓手,定期向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进行宣讲,“半小时党课”已经成为党员群众的自发要求和村党群联席会议的固定动作。同时,李小楼村还利用周口师范学院驻村优势,与该校计算机学院党总支联合开展基层党组织共建。
基层党建成效如何,村里的群众最有发言权。“村‘两委’干工作都是实打实地为老百姓考虑。”村民马心才提到一个插曲:2018年7月31日,他家中突发大火。李霄、驻村队员于党军和村干部李佰祥、丁朋明、郑廷玉等五名党员冲入核心区域帮助灭火,李霄在危急时刻将正在燃烧的液化气罐拎出。
“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这句话已经成为周口师范学院驻村工作组和李小楼村党员干部的共识,在党建带动下,该村各项工作全面开花。截至目前,李小楼村集体经济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构建起“两站两厂”的集体经济主体。农村电网得到全面改造、村室形象得到提升、村容村貌实现亮化,全村彻底摆脱落后破旧的局面,逐渐驶入乡村振兴快车道。
“乡党委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与激情,注重规范基层组织生活、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力求在强村、强乡的征程中抢占先机,干出一番作为。”李楼乡党委书记任胜利字字铿锵。(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巴富强 通讯员 李岩)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