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虽是寒冬时节,可是在柘城县大仵乡张菜园村张文帅的草莓棚里,却是一片暖意融融的景象。白色的草莓花开满藤蔓,翠绿的植株上颗颗鲜红欲滴的草莓,小的像鸡心,大的像桃子,在嫩绿的小叶子衬托下,诱人得闪眼,让人垂涎欲滴。
作为一名80后的创业者,张文帅告诉记者,自己15岁时就辍学了,修车厂里做过学徒,建筑工地里掂过水泥,还进过南方的电子工厂……可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娶妻生子后,他逐渐厌倦了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
近年来,随着柘城县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张文帅看到了商机,就在土地上动起了脑筋,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考察市场,发现草莓种植周期短、采摘时间长,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于是经过认真思考和论证,2013年他拿出打工的积蓄几万块钱修建了大棚种植草莓。
“第一年没有经验,遇到很多困难,首先就是天气问题。我记得那年雪下得也挺大的,当时不知道大雪超过十厘米必须要扒雪、铲掉。结果一大意,部分大棚被压塌了,五亩地差不多损失了三四万。”谈起创业之初的艰辛,张文帅记忆犹新。
接下来几年,经过不断交流学习和实践摸索,张文帅在种植草莓方面已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种植管理经验。他还根据市场需求,先后引种了丰香、红颜、太空三个草莓品种。
产品对路了,自然受到市场的欢迎。经过滚动发展,张文帅的种植规模从几亩多地的一个个小棚逐渐发展到了现在占地20亩的6个大棚,年效益达到20多万元。
草莓种植让张文帅的腰包鼓了起来的同时,也让附近村民实现了增收。草莓种下后,除草、施肥、预防疾病等工作也是非常关键,有时候忙不过来,张文帅就聘请村里人到他家草莓园务工,每天为其发放工资。
“草莓的采摘期为三个月,收入非常可观,下一步我准备把规模扩大到50亩,把周边不能出去务工的群众特别是贫困户都带动起来,帮助更多人致富。”说起未来的打算,张文帅充满信心。(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陈海峰 陈萌萌 通讯员 武月 董咏琪 杜密)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